至原材料猛涨!下游大面积停产!路在何方?
常见问题发布时间:2023-02-09
焦煤涨价200%,
玻璃涨价40%,
塑料涨价30%,
铝材涨价30%,
运费涨价33.6%,
工业原纸有钱也买不到了
在情况最为严重的造纸、包装及印刷行业,纸价1路疯涨,个别纸业10天内3次提价,但依然出现了有钱买不到纸的情况,致使大量企业停止接单。
中国实体经济的生态环境处于沸腾状态,大量企业被卷入疯狂的涨价旋涡中,苦苦挣扎,命悬1线。
涨价潮是由1系列清算式危机、价格机制长时间扭曲和突发性事件引发。由于矛盾积累过量、信息不透明、加上人们的恐慌心理,致使工业制成品价格短时间内堕入失控状态。
1
清算式危机
▌1、天量印钞面临清算
中国经济的起步很成功,中国农民肯吃苦,守纪律,任劳任怨。但第2步走得不行,在制造业积累了资金后,通过4万亿、炒房潮,吃光用光了。
2008年,中国的M2是47.5万亿,2016年M2数据是149万亿。
过去几年,政府试图建立楼市和股市两个货币池子来锁住超发货币,但股市被1波人造牛市玩残,楼市泡沫的高压锅被政府强行盖住,致使活动性泛滥。而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了1万亿美元,但却没有回收相应比率的人民币,加重了活动性泛滥。
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就是:大量拥房者感觉到财富倍增了,但物价却非常低廉,因而拼命消费,反正甚么事都不用干也能赚到比打工1辈子挣得还多的钱。
这类虚假繁华1方面令创造财富的人数大减,另外一方面大量真实财富被过度消耗,加重了人民币的泡沫化。换句话说,未来通货膨胀的程度可能远比想象的严重很多。
如今,天量M2被清算的时刻行将来到,政府面临着要末刺穿楼市泡沫,要末承受剧烈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致命考验。
▌2、楼市泡沫进入清算期
08年来的房地产大跃进,给中国的煤炭、、水泥、建陶、卫浴、家具、家电、灯饰、5金、包装、印刷等行业带来了空前的繁华,也制造了空前的危机。这些行业的产能被以数倍的倍率放大,如今随着中国住房的严重多余和年轻人口的锐减,这些行业面临着清算式危机。
1方面与房地产相干行业的产能淘汰将会非常残暴,另外一方面房地产泡沫的幻灭反过来又影响到居民消费,致使产能进1步多余。
悲催的是,这些行业屯积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比如煤碳、等行业,动辄维系着数10万人的饭碗,在负债高企、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价来苟延残喘。
▌3、环保污染积重难返
中国经济开放310年来,虽然有很多外国专家指出牺牲环境发展经济不可延续,得不偿失,但在各种 诡计论 的揣度下,政府对环境监管的底线1再失守,而无处不在的腐败纵容了企业大量偷排。
终究,曾祸患过英伦和北美的雾霾再次笼罩了北方大地,面积迅速从去年的56万平方千米分散到100万平方千米。
非常不幸,2016年再次遇上了这场环境污染带来的清算式危机。在不断的停产限产和成倍增长的排污收费下,工业领域所必须的原材料开始暴涨。
2
价格机制长时间扭曲下的报复性反弹
08年其通过拉力机测试时参照的标准为:GB/T 228⑵002的经济刺激后,中国的民间投资和国家投资均显现狂热状态。从2012年开始,严重的产能多余致使市场价格机制开始扭曲。这期间中国经历了长达4年前之久的PPI延续下滑,而且还是在人工、厂租、物流等生产要素本钱大幅爬坡的情况下出现的。
如今,随着原材料价格的飞涨,PPI开始由负转正,但物价仿佛已出现报复性反弹。那个长达4年的低物价生活已成为过眼云烟,未来将是痛苦的还债时期。
与此同时,过去长时间的低物价,致使废品回收无利可图,由于无人愿意从事废品回收的工作,致使废纸箱、塑料瓶、废铁等被扔掉。1旦汇率下跌,进口原材料本钱大幅上涨,造纸业乃至出现了原材料断供的极端现象。
这也是原材料价格疯涨的缘由之1。
3
偶发性事件致使涨价
另外,社保缴费增长、人民币汇率下跌、公路治超、房地产调控、公务员及军警加工资等偶发性事件,都对此次涨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汇率下跌,致使1些纸业巨头不敢从海外采购废纸和纸浆,致使纸价疯涨,乃至1纸难求。
但是,涨价还不算可怕,最可怕的是消费市场的疲弱和前景渺茫。
虽然工业制成品涨声1片,但产能多余和消费低迷迫使终端消费品制造商不能不减价促销。眼下,很多地方的水果、猪肉、青菜、乳品、纸品、日化用品都在打折促销。双11的疯狂,极可能表明大家没钱了,选择上网购买打折商品。
那末1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来了,当通胀传导到终端消费品领域,势必致使内需更加疲软,从而产生新1波产能多余。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后果不堪假想。
细考如今的中国经济情势,出口、内需、投资3架马车齐齐趴窝,科技创新还没有构成新的动能,全民创业不过是延后了就业危机。但是,我们仍然还有1个逢凶化吉的机会 为创造就业的企业减负,为身背 4座大山 的人民减负。
留给中国实体行业的时间已不多了,减负真的会到来吗?
4
中国的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打垮的?
笔者过去多年来关注中国中小企业的税负负担,和中国的宏观税负济南试金技术保障,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屡次提及,中国很多中小企业基本靠逃税活着,中国的宏观税负高达38%左右,远远超过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乃至超过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从税费负担而言,中国企业的税负痛苦指数如果是第1,没人敢说第2。
再比如融资难,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从改革伊始就成为学术界的显性问题,但是,研究到今天,这个问题依然停留在呼吁阶段。
在过去近40年来,中国80%的信贷资源流向了贡献了GDP不到40%的国有部门,贡献了GDP超过60%的非公企业,从主流的信贷机构取得的信贷资源不到20%,中国80%的中小微企业几近靠民间借贷活着,靠非法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血液。
如果说,中国实体经济的溃败不是由于这些情绪化的总结,真实的关键何在?中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走到今天的10字路口,这是1种宿命和轮回。
以制造业为例,过去中国制造能够异军崛起,关键在于劳动力本钱的便宜,因此中国在产业政策上选择了全球产业链最低真个加工制造,也就是给世界打工的模式。更准确1点讲,中国不是 世界工厂 ,而是 为世界工厂 。
这类模式既成绩了中国过去的成功,但这也是今天中国制造和实体经济堕入为难和窘境的主要缘由。再说透彻1点,过去中国发展模式最大的经验就是便宜的劳动力和对接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我们的1切制度,我们的1切机制都是为这样的模式而准备的,在人口红利的周期下,这类玩法即便税费负担重、融资难,但也能活下来,1旦人口红利结束,这类模式的各种弊端就会显示出来。
因此,税费负担也好,还是社保等人力本钱上升,融资难,都不是中国实体经济被打垮的缘由。中国实体经济走到今天,根本缘由是让我们过去获得成功的经济体系,经济模式已丧失了竞争力。
中国的税费负担承重,企业融资难,政府过于对房地产的依赖让全部实体经济处于为难的地步示例:把软件从缺省安装目录更改到D盘;,但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意识不到我们之前赖以成功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在我们成为庞然大物以后,我们全部国家,而不是个别企业走进了1个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带。这个地带需要更多的创新,需要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新的制度生态创造新的竞争力,否则你将走不出任正非所言的无人区,你只有死。
将缓冲器旋到恰当位置便可现在是中国需要重构竞争力模式的关键时刻,重塑竞争力模式的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线路不动摇。抛开中国的制造业不论,中国经济在过去40多年的成功,不外乎 改革、开放、包容 6个字,让想赚钱的去赚钱,承认企业家在社会中的地位。这6个字可以诠释中国的过去,也决定中国的未来。